正在阅读:超亿元企业数以千计出自长乐金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长乐新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超亿元企业数以千计出自长乐金峰

转载 2013/11/06 10:49:42 发布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长乐新闻编辑 24647 阅读 0 评论 16 点赞

 

长乐金峰

  长乐金峰金纶高纤公司全景图

  长乐新闻讯:车出长乐市区,往机场方向东行10余公里,就是远近闻名的金峰镇。这片30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曾经是福建乃至全国民间对台小额贸易和
“草根工业”的发祥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商品经济开始萌芽,金峰农民成了长乐勇于吃螃蟹的人,他们以同村或同族人为主体,以解决劳动力出路为目的,进行集资办厂。30多年间,金峰人与时代同行,见证并参与了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和建设。他们立足长乐,行迹遍天下,投资渗透各行各业。

  日光流年,当年的“草根”长成今天的参天大树。如今,各地由金峰人创办的亿元以上的企业至少有1000家,长乐知名企业家中90%以上出自金峰。金峰企业家成了一代商帮。

  弄潮三十载

  草根企业家成了商海大腕

  与所有富裕的城镇一样,今日的金峰镇高楼林立,商场娱乐场所富丽堂皇,各色名车像蓝天下的精灵穿梭在宽阔的街道上。驻立街头,仿佛置身一座小城市。

  见到镇党委书记周晓翔时,他正在审读一本金峰企业家传记《天下金峰》。书中收录了刘菊官、许典财、林梅灼等10位企业家发展史。他解释,之所以取名“天下金峰”,因为金峰是中国“草根工业”的发祥地,今天金峰的企业家已遍及世界各地,他们是“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福建精神的缩影。

  “敢拼、能拼、会赢”,这是周晓翔对金峰企业家的评价。

  他介绍,30年来,金峰企业家们创造的企业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遍布全国各地。保守估计,金峰人在全国创办的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超过1000家。

  现在长乐本土,能叫得出名号的企业家,如陈法官、陈建龙、郑宝佑、吴华新、李景云和李景忠兄弟等数百人,全部是金峰人。

  在《天下金峰》中,记者看到金峰经济的发展轨迹: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金峰镇是全省首批也是最大的对台小额贸易基地,当年的这些企业家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他们创造了楼下厂房、二层仓库、三层住家的家庭作坊模式,以及一批乡镇企业,一步步发展。1979年初,长乐市首家纺织企业——金峰凤港针织厂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之后,金峰华阳、凤洋、六林等村的农民也纷纷兴办起类似的纺织企业,不到两年时间,金峰镇就涌现出3000多台的织布机,成为长乐乃至全省民营经济率先起步的地区,1981年,长乐纺织业产值为70万元。至1983年,纺织企业发展到45家,总产值689万元。

  上个世纪80年代,长乐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高层重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用“草根工业”对长乐(金峰)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精辟的概括:长乐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像草根一样漫山遍野,繁衍不息,生机勃勃。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当年的长乐县委、县政府迅速出台了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28条规定。至此,长乐民营企业步入“高、大、外”的发展“快车道”。

  1995年夏,费孝通先生在时隔十年之后,再次来到长乐,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长乐草根工业,动情地说:“小草长成大树,小姑娘长大成人了。”

  2001年以后,长乐纺织产业飞速发展,目前,长乐市拥有各类纺织企业1053家,2012年实现产值947.78亿元,占长乐市工业总产值的65.49%。2013年预计将达到1100亿元,在福州市率先进入全省“千亿产业集群”。

福州新闻网

  长乐金峰新农村建设

  “钢铁校长”

  跟习主席出访的陈法官

  长乐人在全国投资兴办的民营钢铁企业多达500多家。而这庞大“铁军”的源头,则是一个叫陈法官的金峰人,圈内称其为“钢铁黄埔军校校长”。

  陈法官现年61岁,货郎出身。在金峰流行一个他“智斗市管组(工商人员)”的故事。

  陈法官早期走街串巷收购废铁料,经常遭遇“市管组”。每逢看到执法人员过来准备没收东西,他就故意装作没看见,急忙骑车疾逃,边踩边故意叫道:“同志,等一等,别走那么快!”这样既给自己也给“市管组”找了台阶下。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上世纪80年代初,陈法官与亲朋好友合资建起第一家钢铁厂。

  事实上,陈法官朴实少语,经常待在车间,“不锈钢下料配比亲自下单”,是一位实践中走出的技术行家。随着企业做大,参与经营管理的亲朋好友纷纷独立出来,创建了第一批钢铁企业,被称作“黄埔一期”。上世纪90年代,长乐人的投资开始走向全国,使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中小钢铁厂。

  周晓翔说,金峰出去的企业家主要从事两个产业,“一黑一白”,黑的是钢铁,白的是纺织。就纺织行业来说,长乐已经成为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而钢铁行业主要在外地更是厉害,遍布全国各地,像李景云、李景忠兄弟的山西晋钢集团等企业,年产能已经达到1000万吨。此外还有江苏徐钢集团、河南亚新钢铁等等。相关人员统计,2011年,全国由长乐企业家创办的钢铁企业,只统计单个企业年产值在20亿元以上的,这些钢铁企业总产值就已经达到2250亿元之多。

  这些企业家号称“长乐铁军”。

  “长乐铁军”的生意甚至做到了国外。早在2005年,金峰企业家许典财就在印尼投资钢铁生意,目前年产量已达100万吨,产值50亿元。近日记者电话采访得知,就在前不久,陈法官还陪同习近平主席出访马来西亚,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70亿元。

  据相关人士介绍,长乐市冶金协会的110名会员企业,都算是同行中的有实力者。其中,上规模的达五六十家,上规模的标准指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

  来自全国工商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民营钢铁企业产量达3.62亿吨,占全国钢铁产量50%。

  2011年,宝钢集团以70%股份入主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后者为陈法官所创办,陈法官持股比降至30%,改组后的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成为宝钢集团主要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陈法官持有红土镍矿直接生产不锈钢专利,这项专利的技术含量被宝钢认为“不可思议”,因为这彻底改变了全球镍合金生产供应格局。全球镍矿资源匮乏,原来的生产原料仅仅来源于硫化镍。世界范围内能供开发的硫化镍资源,除了加拿大的VoiseyBay镍矿外,寥寥无几。正因如此,镍合金成本曾一度居高不下,最高时每吨达到了45万元。

  红土镍矿直接生产不锈钢使得勘察和采矿成本变得低廉,加上储量庞大,直接降低了不锈钢及其关联产业的成本,结束了镍合金长久以来被国外公司操控单价的历史,同时也使得民用不锈钢的价格真正走向平民化。

  周晓翔动情地说,陈法官的这项划时代的专利,被称为“爱国专利”。

福州新闻网


  长乐金峰胪峰大道


  诚信为本


  在营销部办公的郑宝佑


  郑宝佑是金峰乃至长乐企业家的诚信典型。


  这是长乐江田镇的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是郑宝佑在年近60岁时创办的企业。2003年11月注册,首期工程投资10亿元,9年后成为长乐首家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企业。


  10月31日上午,记者见到郑宝佑时,发现他的办公室居然设在营销部,与几个年轻员工混搭办公。他站起来,笑了笑说:“其实楼上有我的董事长办公室,不过这么多年在一线习惯了,不在一线就了解不了一线的情况。”


  金纶高纤只是郑宝佑所有的众多企业之一。


  一个企业一个“总”,郑宝佑家从儿子到孙子一共有11个“郑总”,加上近亲有20多个“总”。提起这个,郑宝佑自豪地说:“反正家里过一段时间就产生一个‘总’,具体有多少个‘郑总’我也没认真数。”


  郑宝佑,今年68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几岁。


  他是长乐第一批涉足纺织业的企业家。1983年,他和林梅灼、郑宝明等朋友一起合伙,集资几万元,开办六林第二合成化纤厂;1986年开办棉纺厂;2004年投资化纤行业……30年来,郑宝佑始终走在纺织行业的最前沿。


  提及这么多年的成功秘诀,郑宝佑反复强调“诚信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其次要有准确的判断力,最后要做“全世界最好最便宜的产品,这样买家会自己找上门来”。


  郑宝佑的诚信在长乐有口皆碑,他可以不先付账在长乐任何一家店铺拿走商品。这样的诚信度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这么多年实实在在做出来的。


  采访中,郑宝佑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1989年,他从山东、江苏买进两批棉花,一批因为“投机倒把”被没收,另一批棉花里被奸商裹了砖头,共损失上百万元,直接导致企业停产。如果宣布企业倒闭,他可以不用还银行的钱。但是郑宝佑和股东们商量,回家咬牙七拼八凑,硬是将银行的贷款全部还清。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企业恢复生产时,得到了银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30年来,我没有一次拖欠过银行的贷款,哪怕一天。”这点让郑宝佑最为自豪。


  谈到成功经验,郑宝佑认为,外因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富民政策,内因则是诚信为本,要做企业必须先做人。这些年来,他的合作人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郑宝佑说:“30年来,我带领我的团队踏踏实实做切合实际的事,许多人做企业失败了,都是因为不专心。”


  诚信和认真让郑宝佑独具人格魅力,近日这位可敬的企业家被评为“最美长乐人”。现在郑宝佑直系亲属控股的企业有十几家,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江西省排名前四位的纺织企业家全部姓郑。

  “敢”字当头

  与德国巨头抢生意的郑依福

  “无钢之地建钢城,无棉之地筑纺城”。

  或许,这种“无中生有”的创业精神,就是“草根”精神的具体表现。

  长乐市经贸局党委书记、长乐纺织总公司总经理陈木珠强调,长乐纺织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并不是偶然的,是在3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的一个集中释放,背后是由一个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和一个个业绩突出的产业基地支撑着:长乐有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长乐金纶高纤集团,有棉纺规模超过50万锭的长乐金源纺织公司、长乐华源纺织公司等;长乐市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基地”、“中国经编名城”称号,同时,长乐市金峰镇、松下镇分别被授予“中国经编名镇”和 “中国花边名镇”称号。

  “‘草根’出生的长乐企业家就是一个‘敢’字打头!”陈木珠自豪地对记者这样说。在他生动的叙述中,一个敢与德国机械巨头抢生意,并让德国人来长乐打工的企业家进入记者视线。这位金峰人名叫郑依福,是长乐鑫港纺机董事长。

  德国企业卡尔迈耶是全球最大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经编机系列产品的集团公司,产品曾占据中国经编机械市场绝大部分份额。曾几何时,卡尔迈耶纺机出现了供不应求,提钱排队等货的状况让长乐人很不高兴。

  金峰人郑依福在不高兴中也看到了商机。2004年,鑫港纺织机械总公司在长乐诞生。仅花了短短8年,鑫港纺机就成长为卡尔迈耶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者。

  近年来,随着鑫港纺机产品各项指标的不断提高,鑫港纺机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以花边经编机为例,目前国产花边经编机已占据中国花边机市场的90%。2012年以来,80%以上新增产品都是鑫港纺机的产品。

  敢与德国机械巨头抢市场,鑫港纺机的底气在哪里?郑依福说:“鑫港纺机的发展靠的是科技创新。”该公司先后攻克多个技术难关,很多产品的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彻底打破了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公司也获得了多项国家自主创新的专利权。

  “长乐偶像”

  追求技术进步的陈建龙

  除了郑依福之外,长乐金峰还有不少具有“无中生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2008年4月12日,国内有家知名的媒体报道了《力恒锦纶新加坡上市,陈建龙成为长乐偶像》。这一天,力恒锦纶科技成为长乐市第一家上市企业,董事长陈建龙不仅成了金峰人偶像,也成了“长乐偶像”。

  5年过去了。几天前,陈建龙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依然豪情满怀:“我的目标是敢于创建世界级的大企业!”

  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是集锦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生产的差别化锦纶6聚合切片、长丝、高弹丝等产品远销海内外,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己内酰胺是生产锦纶的重要原料。陈建龙深刻认识到,己内酰胺短缺的问题不解决,中国锦纶业发展的喉咙就被卡死了。而合理差异化的、平衡的产业链利润分配,才能促使产业健康发展。为此,力恒计划采用自有技术打造全球最大的CPL化工生产企业,建设年产百万吨的己内酰胺项目。

  可以说,当中国锦纶行业因为原料瓶颈等问题长期缓慢发展时,正是力恒锦纶这样的企业坚持不懈地追求技术进步,推动着中国锦纶产业不断前行。业内对力恒锦纶评价很高,全球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的总裁到力恒参观后,也用“中国的巴斯夫”来表达对力恒的高度赞誉。

  历史总会在一些特别的时期选择一些人做一些特别的事,这些事将成为他们的人生坐标和后人的记忆。今天,金峰的企业家群体已成参天大树,但“敢”字打头的“草根”创业精神仍然激励着他们创造奋斗,根深蒂固。

  记者手记

  谁在影响金峰?

  谁在影响金峰?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还是根植于这片贫瘠土地上的“草根”精神?记者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连日的采访中,我们接触了一些金峰企业家。让记者震撼的并不是他们限量版的豪车名表,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从容、执著与自信的气质,即使他们富可倾城,却不否认对“草根”的感情,对时代的感恩。这些“草根”企业家大多数五六十岁,他们的创业史就是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是昨天和今天的浓缩。他们的命运早已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密不可分。

  在他们中,有奉献爱心回报桑梓的慈善家,有改革进取的企业家,有财富雄厚的投资商和财团,有抢占先机的淘金者,亦有闯生活谋发展的成功探寻者。可以说,每一位金峰企业家都是一部书,在他们身上都能提炼出一个“第一”——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第一”。

  歌以咏志,诗以颂人。该写的长乐企业家还有许多……

  让记者感触最深的是,这些老牌“草根”企业家中大多数没有什么很高的文凭,也不唱高调,他们仅凭着朴素的理念做前沿的事。他们争“第一”,改写某个领域的历史,并不仅仅为了企业利润。低调内敛的“草根”们血脉里喷薄的是民族工业的志气,如果祖国需要,他们会奋不顾身的……

  我们终于读懂,历史机遇和“草根”精神在相互影响着,又一同影响着金峰,影响着福州,影响着福建和全国,甚至是世界!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