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特别报道四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福建新闻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特别报道四

转载 2014/01/07 10:58:26 发布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长乐新闻编辑 58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长乐新闻讯:——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特别报道之四

  “海上福州”已成为市人大代表口中的高频词。连日来,市人大代表围绕如何加快建设“海上福州”,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积极建言献策。

  风从海上来,福州再出发。打造南北两翼临港产业高地;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推进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中散发出“蓝色经济”浓厚气息,“打造海峡蓝色经济的核心区”的蓝图正徐徐绘就。

“海上福州”打造蓝色经济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委提出,“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江海”。

  事实也是如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因海而兴,因海而强。海洋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战场。

  众所周知,“海上福州”具有优越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岸线资源——海域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线总长的六分之一;全省重点发展的6个湾区,福州就占了2个;福州对台区位优势突出,是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排头兵。可以说,福州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

  在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中,加快建设“海上福州”意义重大。这一举措势必加快福州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步伐,推动福州从滨江时代迈向滨海时代。

  资源有了,条件有了,基础有了,接下来,“海上福州”如何开启新的航程?

  发展临海产业,重点在临港工业。世界港口经济发展史表明,大港口与大工业互相依托,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工业支撑,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就难以做大做强。

  “福州海岸线长,港湾资源丰富,发展临海产业、临港工业大有可为。随着福州新区的开放开发,‘海上福州’建设必将迎来进一步提速。”市人大代表、福州松下码头有限公司总裁王长康认为,临港工业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完善,“比如说松下码头,要适度超前进行泊位建设,还要加快建设疏港铁路、公路,才能吸纳更多产业项目落地”。

  在分组讨论中,连江团、罗源团的代表建议,在做足招商引资、优化服务文章的同时,新区建设中要着力完善港区配套、纵深拓宽港口腹地,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整车进口、粮油食品、海洋重工、海洋生物医药、工程装备、冶金等产业,在南北两翼的江阴港、松下港、罗源湾等地呈集群崛起之势。

培育三大海洋新兴产业

  放眼世界,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占领产业制高点。

  绵长的海岸线,为福州新区提供了广阔的海洋腹地,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也已有良好基础。坐落在福清市沙埔镇牛峰村的海珍品工厂化循环水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该基地占地面积174亩,拥有6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主要开展海参苗、鲍鱼苗、龙胆石斑鱼、刺参、成鲍等高端海产品的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开发,实现年总产值15650万元,成为国家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组织实施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

  那么,在新区开放开发中,如何进一步加速海洋新兴产业步伐?福州确定了主攻方向:培育三大海洋新兴产业。

  ——高端海洋装备。积极参照新加坡、韩国等高端船舶发展经验,选取“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国内外海工装备龙头企业入驻新区,重点发展高端海洋船舶、游艇、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工程装备、海上作业安装平台、海洋潜水和海底工程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等产业。

  ——海洋生物医药食品。以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为支撑,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海洋科研机构,加强海洋抗肿瘤药物、海洋生物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海洋生物酶及海洋功能食品等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建设海洋生物医药食品成果孵化区。积极推进福清海洋生物高技术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性食品和海洋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

  ——海洋工程材料。依托福州新区产业发展基础,面向高端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需求,大力开展用于新型船舶及海洋工程的系列多功能防护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发展用于高端船舶和深海能源钻采装备的高品质特殊钢、海洋防腐材料以及海洋耐压材料等产品。

  站在新起点上,海洋新兴产业正被摆上福州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为福州经济转型带来发展后劲,也为福州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巨大空间。

  对此,市人大代表、福清市东威水产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秀琴认为,在新的发展机遇中,通过政府的政策、资金来引导和扶持,从产业到企业,都会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升级换代,催生新的增长点,进而做到更大更强。

  “过去,我们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就是从养殖户那边购买海产品经过简单加工就销售出去了,如今响应‘海上福州’建设,在政府的引导下,我们也在转型升级,现在我们拥有自己的养殖场,并在海产品种苗培育、改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施秀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说,“这样一来,我们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企业的品牌也打响了,去年我们企业的商标还获评中国驰名商标。所以我觉得,加速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大力助推福州新区开放开发。”

打造福州特色的“蓝色硅谷”

  如何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科学定位自身,真正发挥在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先行者?

  在福州新区开放开发中,福州审时度势,确立了影响福州未来蓝色经济走向的重要战略——打造福州特色的海洋经济“蓝色硅谷”。根据战略设想,福州新区将努力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产业引领基地、生态型工业园区的示范基地、涉海产业和高端人才的集聚中心,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打造福州“蓝色硅谷”,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是重要抓手。目前,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久的将来,一座“水在园中、园在水中、水园交相辉映、具有滨海特色的生态型产业园区”,将屹立于福州东南部。

  根据规划,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22.2平方公里。园区将积极争取、主动承接台湾高端临港工业和海洋新兴产业,建设以涉海高新技术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为支撑的滨海城市新区和蓝色经济密集区。预计到2020年,园区产业增加值达420亿元以上。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的建设,无疑是打造‘蓝色硅谷’,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无论从地理位置、港湾资源,还是周边配套,产业园落建设发展已经占据先机”“随着园区发展建设的深入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园区既可推进与台湾相关产业的深度对接、融合发展,又能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动发展、相得益彰,前景值得期待”……在分组讨论中,福清团、长乐团、罗源团等众多团的代表纷纷表示,一致看好“蓝色硅谷”的前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蔚蓝色的东海,正承载起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新希望。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